收藏历史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初为河南安阳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与地下。1946年6月重新出土。
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通过收购、拨交、发掘,集中全国第一流珍品约二三十万件,其中便包括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遂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
1948年,后母戊鼎在首都南京首次展出,据记载,蒋介石曾亲临参观,轰动了整个南京城。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后母戊鼎过于沉重,因此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镇馆之宝,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镇国之宝。
2005年,大鼎回归河南安阳。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为“后母戊鼎”。
司后之争
1949年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将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并将该鼎订名为“司母戊鼎”。郭氏将“司”字解释为“祭祀”之意,“戊”为墓主人的庙号。1962年,台湾大学教授、甲骨文学家金祥恒先生发表《释“后”》一文,首次将鼎中铭文释读为“后母戊”,并指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可正写也可反写。然而囿于材料有限,当时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1977年,历史学者李学勤也提出铭文当隶定为“后”,并提出“司母戊”为动宾结构用的短语,在铭文中罕见。此次释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3月,修整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开馆。2011年3月6日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发了一条简单的文物新闻,主持人和记者将“司母戊鼎”念为“后母戊鼎”,从而使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陈设中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更名的事情曝光,“司后之争”正式白热化然而在该鼎出土地——殷墟以及中国唯一一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目前关于“司母戊鼎”和“后母戊鼎”的争论仍在持续。
然而,支持维持“司母戊”的学者认为,“后”这个字用于指称帝王配偶的用法是在春秋才出现。《白虎通》中记载“商以前皆约妃,周始立后”。殷墟卜辞当中并没有此用法,而是以“毓”字来指称王后。有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司”字应当“祭祀”之意使用。周礼的四时祭祀分别名叫礿、祠、尝、烝,“祠”字金文省作“司”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