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于8月24日在松美术馆开幕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8.8.28


松美术馆雕塑展《感同身受》开幕式现场


松美术馆雕塑展《感同身受》开幕式现场参展艺术家合影

八月秋韵,更胜春朝。在开馆即将一周年之时,北京松美术馆首个中国当代雕塑大展——《感同身受》于8月23日开幕。此次展览松美术馆联动中央美术学院,邀请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为中央美院副教授刘礼宾,共同呈现了老中青三代八位艺术家田世信、隋建国、展望、姜杰、向京、王伟、梁硕、耿雪的40余件雕塑作品。这些或大型、或震撼、或细腻、或趣味的艺术作品汇集于松美术馆带有禅意的自然氛围之中,将为到场观众呈现又一个不一样的“松”。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这个展览的策划视角聚焦一批有才华和已有充分业绩的雕塑家,但重在从艺术的感性本体出发,展示雕塑家在生命体验与造型语言方式上的关联,汇集的作品透溢出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艺术家在拓展雕塑材料媒介的同时超越材质的常见属性。他们紧紧把握住自我对材质的独特体验,以心格物,以情触物,使材质的自然属性内在地转化为雕造的语言,从而达到信手拿捏、出神入化的境界。二是在表达物象的同时超越物象的表象,直抵自我的心灵世界。这些艺术家的学术思路都很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在传达生命的感觉、感知、感应上尤其体现出敏锐与坦诚的气质,作品从直接到提炼,揭示了灵魂与肉身、精神归属与现实状志之间复杂的关联,颇有形象自在、精神自立的风仪。”


展览策展人刘礼宾发言

根据八位在展艺术家作品特点,策展人刘礼宾将展览分成了两个单元,即“体觉”与“色醒”。在策展人看来,“感同身受”是一个表达感激之情的词汇,惯常解释是在你、我感知的相同性的角度展开。如果我们将“感同身受”拓展开来,在“你”、“我”之外引入艺术作品,将艺术家和作品的关系、观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纳入其中,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这个成语的内涵。做此“丰富”的目的,一方面意在揭开艺术家身体与作品材质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体觉);另一方面意在凸显艺术家在作品表面的细致处理所带来的特殊观感乃至触感(色醒)。同时,通过对这两点的强调以期望唤醒作品的和观众的共鸣关系,这个“共鸣”,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视觉愉悦,而是作品对观众全身心感知的一次调动,使其“感同身受”。


展览统筹、华谊艺术副总裁王端发言

“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在‘松’举办的展览,希望通过展览和各式各样的活动与观众建立密切联系,让观众在享受作品与体验艺术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从开馆之初王中军先生就曾说过,希望在‘松’做一个雕塑展览,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雕塑、了解当代艺术。因此无论是学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下足功夫,期望可以带给观众一场‘感同身受’的艺术探索。此次展览对‘松’来讲只是一个开篇,未来针对雕塑、装置等艺术表现形式“松”还将继续探索。”本次展览统筹、华谊艺术副总裁王端说道。


媒体群访现场


展览现场

松美术馆/文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8年8月27日

推荐相关信息

回到顶部